到底要不要用短網址

到底要不要用短網址

我以前是個短網址的偏執者,但近年來已經很少用了,最近 Google 宣布停止短網址導向 404,引起了一點我的回憶。

今天的十三月亮曆是 Kin 12 水晶的黃人,看到自己屬於人的特性,然後開始施行生而為人的責任,往前進。

很久很久以前,Google 提供了短網址服務,當時幾乎是百家爭鳴的年代,https://goo.gl 這個域名的橫空出世,打垮了一票對手。直到 2019 年 Google 宣布退出短網址服務。

而在前幾天,原本允許短網址繼續使用的政策,將在 2025 年 8 月改變,自 2025 年 8 月 25 日起,所有 https://goo.gl 的網址將導向 404 無法回應

Google 宣布短網址服務將完全終止
Google 宣布短網址服務將完全終止

短網址的歷史

根據查詢,2002 年 TinyURL 是目前最早提供公開服務的短網址服務,到了 2000 年代後期,縮短網址服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Bit.ly、Google 等服務也在此時相繼推出。

需要這項服務,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社群媒體,尤其是 Twitter。Twitter(現稱 X)推出之後,在歐、美以及日本等地快速爆紅,配合上 iPhone 橫空出世,手機快速轉型成為了多媒體載具,兩者帶來的共通點就是字數的限制,不論 Twitter 或者傳統的手機簡訊,都有 140 字的限制。

在這樣的限制下,外連網站的需求,讓短網址迎來了一波盛事,不論是否因為字數限制,社群媒體上的網址,幾乎都要經過縮短,才算符合需求。

短網址帶來的問題

短網址的特性在於短,但卻也隱藏了真實網址,第一時間我們看到短網址,是沒有辦法確認背後連結的網站安全性。

隨著智慧型手機成為了主要裝置,Google Android 佔據了多數的市場,資安問題隨之升起,外連到不安全網址,可能會讓手機癱瘓,甚至被植入木馬程式,深陷在隱私與安全疑慮。

另外一方面,網路詐騙的普及,也使得短網址被眾人認為是詐騙集團的慣用手法之一,尤其是大廠提供的短網址,雖都聲明不負所有責任,但誰都可以去創建,也容易產生誤信的謬誤,誤以為只要是 goo.gl 或者 bit.ly 都是經過保證的。

有鑑於此,除了持續加強安全性的防守策略外,極短一點的如 Google 便將這樣的免費服務直接終止,減少衍生出來的處理成本。

短網址的必要性

我曾經是短網址的信奉者,認為所有流傳在外的網址,都應該以短網址為主,為了避免大廠停止服務造成中斷,所以都採用自訂域名的方式。算算大概買過至少四到五個不同的服務,目前還有使用的是 OpenMyLink,不過也低度使用。

為什麼從高度需求轉變成了低度使用,主要是因為我覺得在現代,短網址的需求真的越來越少,當要揭露網址的時候,給出比較短的真實網址,反而更具有效果。

一方面是社群媒體的演算法,對於外連網址的排名直接降到很低,大家應該有發現,只要主文放置連結,通常都比較不會出現在動態牆之中。取而代之的是提供內部互相參考,例如在 X 上直接 @ 某個帳號。

另外一方面,目前許多部落格、網站的服務,都已經提供內部轉址的服務,不需要另外使用短網址當作轉址。例如我現在使用的 Hyvor 就支援網址轉向(Redirect),直接設定在真實網址後面,不僅統一品牌,對於安全的疑慮也降低。

Hyvor 提供類似短網址的網址轉向服務
Hyvor 提供類似短網址的網址轉向服務

雖然我不認為 Google 是因為覺得趨勢已盡,所以停止了短網址的服務。更多應該是成本效益的考量,但實際上,從大趨勢來看,的確短網址的需求更傾向企業端,個人端在社群洗禮的幾年後,社群的互聯已經取代了網站。

話說回來,我還是會繼續思考短網址的使用,首要條件應該就是使用品牌網域,不過如果現在是以 Blog 為主要的創作情況,配合已經有的網址轉向功能,目前的使用是非常低度的。